報導 / 曾芷筠
七月,在台北電影節的頒獎典禮上,《沈沒之島》一舉奪下了最佳紀錄片和百萬首獎兩項大獎。被問到得獎心得,黃信堯笑說,這完全是意料之外,會得獎是運氣,當初聽到百萬首獎是《沈沒之島》時,還以為是念錯了,完全沒準備就上台領獎。黃信堯導演有時搞笑,有時安靜,就像片中的台語旁白一樣,包藏在輕鬆、幽默的外表底下,其實是一種深沉、縝密的自省,如台北電影節評審團所描述的:「既有自省與反思的觀點,同時兼具睿智與道德性的批判」。
《沈沒之島》影片一開始,觀眾便跟隨導演的旁白,一邊反省台灣的水患風災,一邊走訪位於遙遠南太平洋上、五十年後將要沉沒的小小島國「吐瓦魯」。黃信堯坦言,當初看了太多「救救吐瓦魯!」的資訊和媒體報導,以為吐瓦魯是一個很悽慘的國家,但去到當地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一回事。這個矛盾、充滿衝突和自省的過程在影片中展露無遺,鏡頭在台灣、吐瓦魯兩地之間來回跳躍,碰撞出許多迷人且豐富的意義,也透過導演親口述說的台語旁白,產生一種切身的說服力,而透過吐瓦魯這面借鏡所看見的台灣,則顯得更加燥熱難耐、傷痕累累。此外,影片更少見地觸及紀錄片工作者的姿態與位置,在風光明媚的風景、動人歡愉的歌聲之外,又帶領觀眾進入更深一層的省思。
身為科班出身的紀錄片導演,黃信堯說,不拍紀錄片也沒關係,但從《多格威斯麵》、《唬爛三小》、到近期的《帶水雲》,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帶有獨特的風格和複雜的意義,也具有一貫的關注和對土地的情感。本期【放映頭條】專訪《沈沒之島》導演黃信堯、和監製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談本計劃的構想、拍攝過程中的若干轉折,以及未來的拍片計劃。
目前分類:【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風災週年系列活動 (14)
- Aug 13 Sat 2011 13:37
反省之後,沉沒以前,放映週報專訪《沈沒之島》導演黃信堯、監製龍男
- Aug 13 Sat 2011 13:24
人間福報報導:八八風災紀錄片之《沉沒之島》、《Kanakanavu的守候》
《沉沒之島》
八八風災紀錄片《沉沒之島》與「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並列獲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沉沒之島》的得獎理由是:「既有自省與反思的觀點,同時兼具睿智與道德性的批判,身為一個台灣紀錄片工作者,評審團高度肯定、導演處理真實世界,與影像呈現之間那種獨特且不凡的能力。」
《沉沒之島》要念成「沉沒之島」,片中記錄一個未來五十年間可能因地球暖化而被淹沒的台灣友邦小國──吐瓦魯,從外部觀點來看待台灣內部「水」的問題。
吐瓦魯和台灣的比較
導演黃信堯在八八風災期間從新聞得知,台灣收到一筆來自南太平洋邦交國吐瓦魯的捐款,雖然只有二十一萬美元,卻是吐瓦魯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這個事件引起他的注意,他決定親自去看看,並記錄這個被國際評估為海平面持續上升五十年後,將是第一個被淹沒的國家。
二○一○年三月,黃信堯扛著八十公斤的裝備啟程前往吐瓦魯,觀察當地人將如何面對淹沒危機,尋找對台灣的啟示,並且將各種台灣怪象相互對照,省思人與環境間的問題。片中他以台語做為旁白,不時以自嘲和反諷的口吻比較看待吐瓦魯和台灣。
吐瓦魯因為是珊瑚島嶼所組成,沒有土壤可分解垃圾,因此島上沒有垃圾掩埋場,四處可見疊得滿山的垃圾,不過,吐瓦魯每年都有一次大潮來襲,大潮過後就會帶走這些垃圾,大海成為天然的掩埋場。反觀台灣,每年同樣有颱風帶來的水害,但帶走的卻是辛苦建造的家園。
- Aug 06 Sat 2011 06:18
北影百萬首獎得獎影片全台巡演,用影像發聲,紀念八八風災兩週年
八八風災即將屆滿兩週年,兩部紀錄片《沈沒之島》與《Kanakanavu的守侯》正進行全台巡演,北中南東全台跑透透,試著透過影像說故事,撫平八八風災的傷痛,也藉機從不同角度看待八八風災事件。難得的是,監製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為知名紀錄片《海洋熱》導演,此次首度擔任監製,讓兩部紀錄片不論在品質、規格上面都有成熟的製作水準!
《沈沒之島》榮獲本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深具反思自省及批判的觀點獲得評審一致好評,不但拿下百萬首獎,同時也得到最佳紀錄片大獎,得獎慶功宴上,導演黃信堯笑著說:「還好有得獎,不然人家還以為我們拿錢出去玩!」導演在風災之後啟程前往吐瓦魯進行拍攝,以台灣在南太平洋的友邦為對象,紀錄這個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後,第一個將被淹沒的小島國,透過與島民的生活對話、島民對環境的關注,對照與臺灣八八風災反應出來的環境問題。籌備加上後期約花了一年的時間,後期製作尤其用心,特別找來調光師、動畫師…等專業團隊,打造有別一般紀錄片的規格。
八八風災巡演的另一部影片《Kanakanavu的守侯》,則是紀錄在高雄縣的北邊,有一條清徹的達卡努瓦溪,Kanakanavu的族人守護著她,度過數百年歲月。然而,莫拉克颱風改變這一切,土石流沖毀道路農田,讓這群人失去家園,導演馬躍.比吼跟著被迫遷家園的Kanakanawu族人,重回高雄那瑪夏的住所,拍下族人不離不棄堅守家園,用生命悍衛土地情感的歷程。
- Aug 05 Fri 2011 17:17
與祖靈彼此的守候 《Kanakanavu的守候》導演馬躍.比吼專訪
報導 / 方心怡
Kanakanavu族是一個擁有河祭文化的高山民族,目前全世界僅有400多人,在高雄縣楠梓仙溪的上游達卡努瓦溪與Kanakanavu的文化密不可分,數百年來Kanakanavu族人守護著她,河的流域豐沛了Kanakanavu的傳統文化,但Kanakanavu長久以來被歸類為鄒族,不被承認,如族人阿布娪說:「對我來講Kanakanavu,她是存在的,我出去我才知道,原來這個族群是不存在的。……不能大聲地說我是Kanakanavu,那樣的處境是讓人呼吸困難的。」
馬躍.比吼在《Kanakanavu的守候》影片中紀錄著Kanakanavu族人在八八風災之後,如何面對災後的生存條件與文化重建的考驗,在環境危機中找回民族自我認同?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人力下仍維持他們的文化祭典,族人與祖靈的對話,彼此心靈的守候,災候重建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重建的部份,影響著自我認同穩定的根基,療癒心靈的傷痕,阿布娪說 :「 等待家屋的火升起來與河祭的儀式,比其它的心靈治療對於Kanakanavu來說都更來得有效。」 在惡水的侵襲下,仍沖不走人和土地的情感。
在「馬躍.比吼的小蝸牛電影院」部落格中,馬躍在Kanakanavu的河祭照片下做註解「白髮越多,攝影機離祭典的距離越遠了」,訪問馬躍的過程中,喜歡別人直稱呼他馬躍!永遠保持著笑容,口中卻認真直接地談著嚴肅的話題,他有自己堅持的拍攝概念,反對神聖的祭典現場與觀光做連結,持續地幫不同族群的原住民發聲不公義的事情。在八八風災將屆滿兩年的同時,繼《Kanakanavu的守候》之後,馬躍的新作《山裡的微光》紀錄阿布娪在災候重建的過程,也十分令人期待,本期放映頭條請馬躍分享這最深的孤島《Kanakanavu的守候》。
- Aug 05 Fri 2011 10:44
《沈沒之島》《Kanakanavu的守侯》全台巡演場次!
以下為新增場次:
*8/7(日) @超越基金會 對話空間─放映《沈沒之島》 16:50-18:20
地址:南京東路二段160號10樓
報名方式:現場自由入座
*8/18(四)@崇友文教基金會─放映《沈沒之島》19:00-21:00
地址:北市公園路30號10樓A室
報名方式:請上荒野保護協會網站 http://www.sow.org.tw >新聞與活動>最新活動查詢
*8/25(四)@荒野台北分會─放映《Kanakanavu的守侯》19:30-21:30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1樓
報名方式:請上荒野保護協會網站 http://www.sow.org.tw >新聞與活動>最新活動查詢
- Jul 27 Wed 2011 14:42
【NEWS】《沈沒之島》、《Kanakanavu的守候》、《誰在那邊唱》DVD即將發行!
- May 20 Fri 2011 16:34
《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台北電影節放映場次資訊
- Jan 27 Thu 2011 16:41
《沈沒之島》正式版預告出爐~
《帶水雲》導演黃信堯 最新幽默力作 帶你從吐瓦魯看台灣
- Nov 09 Tue 2010 20:06
抱歉讓各位久等囉~~《沈沒之島》金馬版預告!
《沈沒之島》金馬版預告出爐~~~
11/13 《沈沒之島》在金馬影展首映,趕快去搶票吧!!!!
售票訊息:http://www.goldenhorse.org.tw/ui/index.php?class=ghff&func=tickets
《沈沒之島》
金馬首映場次:12:10
放映地點:台北新光影城3廳
*導演會出席映後座談唷~
- Nov 09 Tue 2010 14:04
《Kanakanavu的守候》正式版預告出爐啦~
《Kanakanavu的守候》正式版預告~
11/13 《Kanakanavu的守候》會在金馬首映,還沒買票的朋友趕快去搶票吧!!
售票訊息:http://www.goldenhorse.org.tw/ui/index.php?class=ghff&func=tickets
《Kanakanavu的守候》
金馬首映場次:14:30
放映地點:台北新光影城3廳
*導演會出席映後座談唷~~
- Nov 02 Tue 2010 15:08
《Kanakanavu的守候》和《沈沒之島》的海報出爐啦~
- Oct 11 Mon 2010 19:18
可以在金馬影展看到《Kanakanavu的守候》和《沈沒之島》囉~!
- Aug 07 Sat 2010 19:50
【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風災週年系列 觀後感
災難過去,但災難不該被忘記….這是我到【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風災週年系列紀錄片會場,看到文案上最令人動容的一句話。
為什麼我會被這句話感動呢?整句話只要改兩個字,就可以切合2006年8月,我必須面臨母親因病往生的事實時,心中的想法─〝傷痛過去,但傷痛不該被忘記〞。沒錯吧?
今天中午很高興可以跟蘇貞昌先生暨夫人還有很多關心八八風災的朋友們,一同出席【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風災週年系列紀錄片會場,來看看繼921大地震後最嚴重的八八風災,到底帶給台灣人民什麼樣的反省與啟示。
- Aug 07 Sat 2010 19:46
【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風災週年系列活動
「傷痛之島‧影像發聲」 蘇貞昌與紀錄片導演關懷八八風災一周年
台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今(6)日受邀觀賞「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系列紀錄片,蘇貞昌有感而發地表示八八風災是921地震過後最大的一次災難,但一年後災難還沒有過去,很多事情都沒做好,期盼透過八八風災系列紀錄片喚起政府對這塊土地及原住民的同理心。會場上,蘇貞昌也針對民進黨近日南二都市長候選人的問題,做出溫情喊話,指出民進黨是一個團隊,支持者都不願意看到團隊發生紛擾,希望團隊能符合支持者的期待。
「傷痛之島‧影像發聲」八八系列紀錄片由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監製。蘇貞昌在八八風災即將屆滿一周年的前夕,透過導演馬躍‧比吼的鏡頭,在「洗去憂傷—Kanakanavu的守候」紀錄片中,瞭解經過巨大災變的考驗後,深居高雄縣北邊楠梓溪上游的達卡努瓦(Kanakanavu)族人如何重建家園;也從導演黃信堯的紀錄片「外國的月亮」中,窺探遠方的吐瓦魯-一個將被淹沒的南太平洋邦交國,給台灣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啟示。